蘿蔔原產於東地中海地區,約在西元前500年傳到中國,後才入日本。現世界各地都有栽植,世界各地都有栽植,歐美國家以小型蘿蔔為主,亞洲國家以大型蔔蘿為主,尤以日本和中國、台灣栽培最為普遍。
蘿蔔為重要的根用蔬菜,除可以鮮食外,也可以加工醃漬、脫水做成菜脯、蘿蔔乾等。台灣各地均有蘿蔔的栽培,由於品種的氣候適應性不同,播種期和生產期也不同,幾乎全年均可買到,其中夏季蘿蔔最主要的生產地在南頭縣埔里鎮,而嘉義縣布袋鎮,則是生產加工用的蘿蔔為主,所以在當地加工廠林立。近年來,也大力推廣葉用蘿蔔,即摘採蘿蔔葉炒食。
蘿蔔為深根性作物,側根不多,可食用的部位是由下胚軸和主根共同肥大而成,其肉質根之所以會肥大,是因為初生形成層細胞分裂產生次生木質部,次生木質部導管間的薄壁細胞,於幼苗期分裂產生次生形成層,此形成層繼續不斷往內增生薄壁細胞,為細胞膨大生長的結果。
蘿蔔的根形、大小與皮肉會因品種而有不同。根形有圓形、短圓形以長圓錐形,通常會用「矸」來代表酒瓶形,用「杙」來表示是木椿形;大小從重約10公克的櫻桃蘿蔔,到可達10公斤之多的關白蘿蔔都有;肉與皮則可分為白色、青綠、粉紅、深紅、紫、黑色或青皮紅肉等,台灣常見的都是白皮白肉品種;依植株形態又可分板葉種、裂葉種、櫻桃蘿蔔群,細分品種極多。
學名:Raphanus sativus Linn.
科名:十字花科(Cruciferae)萊菔屬(Raphanus)
別名:菜頭、大根、萊菔、仙人骨、白蘿蔔
來源 : 台灣大百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